英国自然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科技传播包括科技新闻、科技出版、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科学普及、科技影视、科技交流、科技写作与翻译、健康传播等诸多领域和部门,在传播科学思想、科技成果、科技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科技传播面临着新的环境和许多新的挑战。要发展我国的科技传播事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要深刻理解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所处的新形势与新环境。我们面临的新形势与新环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转型。现代社会正在由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我们称为信息化。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服务型政府和数字化生活。信息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信息社会特征的另一种刻画是,物质、能源和信息是其三大资源,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麦特卡夫定律为其三大定律,同时人们享有参与、知情和隐私三大权利,并由it、现代服务业和知识产业构成三大产业。
在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诸多问题和挑战:在经济基础、体制机制、手段方法和思维方式方面不相适应。经济增长内在冲动与资源环境支撑能力不足、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滞后、传统生产关系不适应信息生产力发展,这些共同构成了转型中的三大基本矛盾,导致了经济、主权、社会结构和管理方面的多重危机。
在信息化的过程中,网络这样的基础设施走向商业化、政治化和军事化。美国政府在去年发布的网络空间战略中,将网络定为与陆、海、空、太空同样重要的领域,需要美国维持决定性优势。它不承认各国有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不认为破坏别国的新闻检查是干涉别国内政,认为美国有权研制进攻性网络技术,可以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手段对付网络进攻。这就是网络的政治化和军事化。
在这种背景下,科学研究和传播亦相应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是科研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多个方面。跨部门、跨地域的协同因ict而成为现实,研究性质随着研究工具改变、研究的职业化、多学科性和专门化而发生改变,这些变迁改变了研究工作的组织。在科研管理上,更加强调研究工作的可审计性;经费的来源方式则呈现出多样性,政府、企业和非营利性机构都可能提供研究支持;而研究支持者的要求也向注重经济性、创新性和竞争性转变。
第二是科学研究范式的变化。一千年以前,是以实验科学为主,当时主要是观察、描述自然现象,近百年前主要是理论科学,包括牛顿的法则、麦克斯韦的方程,最近几十年则主要利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去模拟复杂的现象。今天科学研究的范式转向e-science或以数据为中心的科学。它把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模拟仿真统一在一起,利用海量的数据来探索、挖掘,以此揭示自然和社会现象。
相应的,知识生产方式也发生变革。在研究方向上,不断开辟新的科学领域,学科交叉趋势增加,应用驱动和基于问题的研究增多,而好奇心驱动的研究活动减少。在研究条件方面,大数据、数据日益重要,数据密集型研究和定量研究增多,资源呈现高度分布式,知识的发现和提取难度增加,数据和信息逐步实现开放存取。在研究的流程上亦区别于传统的研究方式,“协同”成为研究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数据的管理、模型的应用、最佳实践的传播和应用都成为研究流程中新出现的重要部分。
开放式创新也是近年来得到关注的创新模式。这种方式把创新视为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活动过程,可以跨越传统的组织边界,不再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强调企业对内外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
第三是科学交流模式的结构和变化。在正式的学术交流过程中存在各类角色,像经费提供者、研究者、出版商和学会以及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在这种结构中,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非正式交流网络的民主化、正式交流的“去正规化”,人们通过博客、论坛等方式成为“自媒体”;其次是传统的科学交流模式逐渐被现代数字化的机构知识库、在线数据库、互联网冲击波(blogs,wikis)以及e-science所撼动和取代。在ict的支持和驱动下,有形的图书馆使用减少,获取材料的范围扩大,信息资源及其使用迅速增长,特别是网上的信息资源爆炸式增长。
同时,学术交流系统也出现了危机。主要表现在书刊价格的飞涨,图书馆经费紧张,学术界失去了对正式交流系统的控制,商业性出版商支配着学术出版,传统的出版模式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界对这个问题忍无可忍,所以,今年1月份,万名科学家联名抵制大型出版社爱思唯尔集团。
伴随着这些变化,学术交流的方式也出现了创新。出版模式变革为双轨制出版、纯电子出版、开放存取期刊和自存档等,学术交流呈现出数字化和网络化特征。关于学术交流和科技传播的发展趋势,有位学者作了概括,他认为研究论文和数据的开放存取将成为法律规定而不容异议,出版物将以电子实时链接和相关软件的形式存档,在某些专业领域,数据库可能会逐渐取代期刊;blogs 和wikis 将成为科研协作的必要工具而被广泛采用;新型的同行评议制度和社会网络将会普遍采用;基于高性能计算机和网络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将是国家和国际性机构知识库的关键设施;数据的保存和长期访问将在科学研究生命周期中占主导地位;随着数字化学术信息资源的在线分析和可视化服务需求的增长,将催生一个新的服务产业。
最后,最值得关注的是新的科学研究基础设施的出现。它的表现形式是e-science和cyberinfrastructure(简称ci)。e-science将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支持分布式全球协作的大规模科学。这种协作科学计划的典型特征是使每个作为用户的科学家能够访问数量巨大的数据集合,大规模的计算资源和高性能的可视化工具。ci包括了高性能计算、协同、数据和数据分析,可视化,观测以及虚拟组织,人员的培养这样四个部分。实际上它也是一种新的学术交流平台和设施。
目前,中国在网络学术交流方面有所发展,比如出现了学术交流网络平台,比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学术资源整合平台,科学交流博客和社会网络如科学网等。
在上述新的科研环境和方式下,要发展我国的科技传播事业,就需要我们深刻理解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发生的变革,进一步明确新形势、新环境中科技传播的地位、使命和任务。
在我看来,科技传播事业的定位应该是一种“中介”,发挥渠道、平台作用,成为科技研究和传播的促进者和参与者。科技传播的使命在于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服务科技创新。因此,我们需要切实把握和充分利用当前的新技术和新工具,不断创新科技传播模式,提高传播效果。
(作者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